【杏坛·金实践】第14期 以辩明理,以思促学
——公共卫生与检验医学院“明镜”辅导员工作室举办“思辩之光”辩论赛
4月21日晚,由公共卫生与检验医学院“明镜”辅导员工作室主办的“思辩之光”辩论赛在T10教室举行。本次比赛围绕“学生成绩能否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教育议题展开,吸引了育镜社区师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辩论现场气氛热烈,正反双方辩手精神饱满、舌战群儒。正方从教育评估体系角度出发,强调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直观量化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方则以综合素质的多维性为核心,列举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不可量化的素质要素,论证成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双方引经据典,从医学教育经典理论到临床案例,从历史教育理念到当代人才培养需求,展开了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交锋。台下观众全程沉浸其中,时而因辩手的犀利论点报以掌声,时而为观点碰撞的火花陷入沉思。
经过激烈角逐,评委团最终根据论点深度、表达逻辑与团队配合度决出优胜方。但更值得肯定的是,这场辩论让学生跳出固有思维框架,重新审视成绩与综合素质的辩证关系。正如反方辩手在总结陈词中所言:“一张试卷或许能丈量知识的深度,但丈量医学生的成长,需要更立体的标尺。”
此次辩论赛作为“明镜”辅导员工作室“学风建设月”的重要活动之一,生动诠释了工作室“以思辨促成长,以对话启新知”的育人理念。通过搭建学术思辨平台,工作室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医学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更引导青年医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协同发展。未来,工作室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活动,助力医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图/文:纪翔宇 一审:李陈珍 二审:徐群芳 三审:罗湘莲)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