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金专业】第1期 精心筹备,协同攻坚,专业赋能,教学相长
——生理教研室成功开展机能实验学预实验教学活动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计,生理教研室于2月27日上午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生理学预实验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及"刺激参数与骨骼肌收缩关系"两大经典实验展开,通过集体备课与实操研讨,为后续学生实验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前,教研室主任文敏召开会议制定详细预案,由孟辉老师对神经屏蔽盒、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调试校准。李灿老师精心准备青蛙、任氏液等耗材,确保实验条件标准化。全体教师重温实验原理,重点研讨坐骨神经分离技巧与刺激波形的参数设置。
上午的实验环节中,孟辉老师现场演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的整个过程,强调神经鞘膜完整性保护要点,青年老师们再分组动手操作。
生理教研室全体老师实操及研讨
神经屏蔽盒、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刺激强度与刺激频率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关系
在刺激参数探究阶段,团队系统观测了阈强度、最大刺激强度下的单收缩曲线,并重点探讨了不同频率刺激诱发的收缩叠加现象。当10Hz刺激成功引发强直收缩时,实时肌张力曲线引发热烈讨论。
阈刺激和最适刺激强度
最大刺激强度下的单收缩曲线及不同频率刺激诱发的收缩叠加现象
通过预实验,教师们能够预先识别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例如神经剥离易受损、刺激参数设置不当),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此外,预实验还确立了一套标准化的刺激参数组合和数据记录模板,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成功率。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教研室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与协同创新的团队精神。生理教研室后续将持续优化实验方案,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指导临床实践中的电刺激参数设计,助推基础医学教育质量提升。
(文:孟辉 图:李灿 一审:文敏 二审:徐群芳 三审:贺旭)
终审:检验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