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实验室规章制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规章制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对象大多数为病原微生物,具有传染性。因此,进入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则:
1、书包、衣物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必须带入的书和文具 等放入实验桌抽屉内或置于非操作区,以免污染。
2、进入实验室应穿好白大衣。
3、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等,以免发生感染。
4、实验室内保持安静、有秩序,不高声谈笑或随便走动,以免影响他人实 验。
5、实验中发生吸入菌液或菌液流洒桌面、污染衣物、书本、手指及地面等意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老师,及时处理。
(1)吸入病菌菌液:立即吐出后,以大量0.5g/L高锰酸钾及清水漱口必要时根据菌类的不同,服用有关药物以防感染。
(2)菌液污染环境的处理:如污染桌面、地面,应立即在污染部位倒2%~3%来苏或5%石炭酸,泡半小时后方可除去。如手上沾有活菌也应用上述消毒液浸泡10min~20min钟后,再以肥皂清洗,自来水冲净。
6、 认真进行各项实验,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各种实验室物品按指定地点存放,如吸过菌液的吸管、毛细滴管、试管、玻片等应放在指定的污物缸或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缸内,绝对不可乱放于桌面上或在水槽中冲洗;铅笔屑以及用过的火柴、擦镜纸等放于实验桌上指定的容器内,不得随手丢放。
7、 要爱护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按使用规则操作。节约使用实验材料,如不慎损坏了器材等,应报告带教老师进行登记。
8、 实验完毕应整理桌面,需培养的材料要标记组别、姓名等,置培养箱培养;显微镜用后要擦净,各功能部件复位。
9、 整理完桌面后,脱下白大衣,按要求反折、叠好。实验中如使用活的微生物,双手应在消毒液中浸泡5min消毒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值日生认真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及门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
2021年6月
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一、安全制度
(一)安全守则: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医学人才的基本场所。实验室集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或超低温、低压、强磁、微波、辐射等特殊环境下进行;有的实验需要使用煤气、乙炔以及氧气、氢气、液氮等压缩气体。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触电、中毒、放射性伤害、污染环境等,造成工伤事故或设备事故,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制定本守则。
1 、实验室所有的电器,室内的线路、开关、插座等用品设备,在交付使用前,应进行安装检查后,才能接通电源,并做到定期检查与维修。
2 、实验室的电源要有良好的接线,使用有金属外壳或能产生静电的电器设备,必须使外壳接地,以防操作人员不慎触电。
3 、实验室电源总开关处应安装电源保护装置(空气安全、保险开关等)。
4 、不要用湿手、物接触电源。
5 、实验室如遇突然停电,所有电设备都要脱离电网,确保安全。
6 、实验室中的水、电、煤气一经使用完毕随即关闭开关。点燃的火柴用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7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
8 、对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办法执行,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事故。
9 、实验室中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眼镜等,强光或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及配制化学药品时浓酸、浓碱伤害眼睛。
10 、不要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气体;检验气味时面部应远离容器,用手把离开容器的气流慢慢地煽向自己的鼻孔进行检验。
11 、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并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12 、在用金属汞做实验时,不要给汞加热,不得将汞洒落,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清理好,并用硫磺粉覆盖在洒落在地方,使之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13 、实验室的所有药品不得携出室外。
14 、使用剧毒药品时,必须有二人以上同时在场,称取、配制溶液,并及时将包装品和容器处理干净。
15 、实验室中溶液的吸取,只能用吸耳球等抽吸,不得直接用口吹吸。
16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须经处理后方可排放。
17 、实验室必须配备灭火器,防火沙等消防器材,防止火灾的发生。
18 、接触细菌、微生物寄生虫实验,必须谨慎操作,降低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性。细菌室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19 、在有细菌实验的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细菌及其培养基、液体等。操作完毕应立即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必要时进行全身消毒灭菌。用过的器皿和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消毒。
20 、接触细菌、微生物的实验室要做到定期消毒灭菌,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21 、暗室操作要注意动作轻慢,以避免碰翻仪器并造成人身事故。
22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具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
23 、人员离开实验室后,应随手锁好门、窗,做好防盗工作。
(二)、实验室灭火法
如遇火险,应立即关掉电源、煤气。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和灭火。
1 、易燃液体着火,切勿用水浇泼,防止燃烧面扩大,应立即用沙土、湿布或灭火器扑灭。
2 、汽油、乙醚等液体着火,切勿用水浇,应用沙土、棉布或灭火器扑灭。
3 、酒精及可溶于水的液体着火,用水或灭火器扑灭。
4 、金属物着火,用沙土或灭火器扑灭。
5 、电线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可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6 、衣服着火,切勿乱奔走,应立即用水浇泼或用湿布、石棉布覆盖紧裹,以隔绝空气使之熄灭,也可就地打滚扑灭。
若发生较大火险,应立即报警。
(三)实验室急救
在实验室时,万一不慎,操作发生意外,应及时急救,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
1 、皮肤灼伤:若被强酸、溴等物灼伤,可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5% 碳酸氢钠洗涤。若由强碱及相似物灼伤,应用水冲洗,再用 5% 硼酸洗涤。
2 、眼睛灼伤:若被酸性溶液灼伤,先用蒸馏水冲洗,再用 5% 碳酸氢钠洗涤。若被强碱溶液灼伤,应用水冲洗,再用 2% 硼酸洗涤,然后滴几滴橄榄油。
3 、烫伤:先用 70% 酒精消毒,再涂苦味酸软膏。若皮肤起泡,切不要弄破水疱,以免感染。
4 、割破:先看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碎片,用硼酸水洗净,涂以碘酒或红汞水。若严重的,可用纱布包扎,紧扎伤口向心血管止血,并立即送往医院。
5 、误服试剂:若误服强酸,可用清水 1/10 摩尔 NaOH 漱口,再服氧化铁、镁乳与牛乳混合剂数次,或服用万应解毒剂一茶匙。若误服强碱,可立即服大量清水或 5% 硼酸漱口,再内服大量 5% 醋酸,或服用万应解毒剂一茶匙。若误服氯化高汞,应立即服用生鸡蛋或牛奶,并使其呕吐。
此外,还要随时注意电、煤气,以防触电及煤气中毒情况发生。
二、卫生制度
1 、实验室必须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
2 、实验室的卫生要求做到:与实验室无关的杂物清理干净,室内布局合理,实验室家具、仪器设备整齐,桌面、仪器上无灰尘,地面无灰尘、无纸屑等垃圾与积水,地面、墙面、门窗及管道线路、开关板上无积灰与蜘蛛网等杂物。
3 、每周自行组织检查督促,学校管理部门不定期检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