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杏坛·金课】第2期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开展“翼腭窝”三维教学集体备课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8 08:38:53 浏览次数: 【字体:

【杏坛·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开展“翼腭窝”三维教学集体备课

2025年3月26日,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围绕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中核心难点“翼腭窝”开展集体备课,探索“三维技术+临床案例+虚拟实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39c40e43db5e4ae382e1befdc024ec78.png

主讲教师梁丹以“牙源性感染引发颅内症状”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三维解剖软件的技术优势,通过多角度旋转、分层剥离和动态标注等功能,生动展示了翼腭窝的立体空间构象。首先从骨性结构入手,清晰呈现蝶骨翼突、上颌骨等构成边界;随后逐步添加神经血管元素,动态演示上颌神经、蝶腭动脉等结构的走行路径;最后结合临床案例,深入剖析该区域作为头颈部交通枢纽的重要功能。为帮助学生攻克这一解剖难点,梁丹还创新设计了口诀记忆+模型旋转+分层解析三位一体的教学链,将复杂的连通关系转化为易记的知识点;设置阶梯式问题链,由浅入深地剖析解剖细节。实践教学部分则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借助3D-BODY虚拟解剖系统,让学生自主进行翼腭窝的数字化解剖操作;另一方面要求手绘连通关系简图,强化空间记忆同时引入口腔颌面外科真实病例,设计分析讨论任务,促使学生将解剖知识转化为临床思维能力。

47f34118c2a******810e24c0d4b14c1c.png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徐群芳充分肯定此次备课的创新价值,强调解剖教学应紧扣临床需求,强化现代技术赋能。综合办负责人罗伟建议增加学生三维模型实操环节,优化动图播放与讲解节奏,规范专业术语使用,并联合临床医生丰富病例库。主持人詹琼表示,本次备课是推进“数字解剖+临床思维”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将重点升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完善临床医生参与式备课机制,并建设跨学科案例资源库,为培养兼具扎实解剖功底与临床胜任力的医学人才提供支撑。5年该团队先后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和三等奖2次。

e0fbaf7618bb4b8ebb90ab29137ac743.png

                                                        (撰稿:梁丹、詹琼  一审:罗伟  二审:徐群芳  三审:贺旭




终审:检验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