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的是钱袋,拷问的是操守
通讯员:陈西玲
相信有不少人经历过捡到钱包的事,有的人想方设法归还失主,有的人则悄悄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当人们弯腰拾起钱包在手中掂量,是归还失主还是据为己有时,其实他不是在掂量钱包而是在掂量自己的品德,结果有两种:缺德,抑或美德。
日前,益阳医专校团委办公室来了一行人,手执锦旗和感谢信。他们是益阳市岳家桥龙潭口村村民,一个叫陈云辉,一个叫陈泽辉,是专程来学校感谢学校2011级中自护10班李益同学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的。
“事情要追溯到2013年9月16日。那天,我们几个朋友准备去外地做工,在羊舞岭艾家村冷丽君家的院子里清点行李时,不慎将一个装有4000多元现金的黑色塑料袋遗失。发现钱包丢后,我们非常着急,但也弄不清在哪里弄丢的,加上急着去火车站赶车,来不及再折回去寻找,只好沮丧地上车离去,完全不抱希望了。谁知过了两天,竟然有人想尽办法找到了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钱袋被李益同学捡到了,希望尽快归还给我们。接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电话,我们几个真是有说不出的激动、兴奋,一整天都是唱进唱出的。”
陈云辉这样介绍着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回到益阳后,李益同学第一时间就把钱袋送还了我们。我们当即拿出500元酬谢,她坚决谢绝,说学校的教育宗旨就是以德为先,学校的校训就是明德弘医,实不敢收。”
“我们听说过不少捡到失物不还的例子,也看到不少帮助他人反遭诬陷、讹诈的报道,这些反面例子使我们对当今社会是否还有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善举产生了质疑。今天,我们亲身见证了丢失钱财失而复得的事例,彻底打消了这种疑虑,我们要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大家,让大家相信好人大有人在。”陈泽辉如是说,“我们今天来,就是要感谢益阳医专的领导、老师培养了象李益同学这么优秀的学生,感谢李益同学的家长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女儿,使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他们身上能够传承和发扬。”
|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