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瞄准新目标 实现新跨越
——解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报告的五大亮点
办公室:喻文辉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于2013年12月20日至21日隆重召开。党委书记周逢春代表校党委向大会所作的《提高质量 打造品牌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内涵丰富,视野开阔,亮点纷呈,令人振奋。报告总结的成绩令人鼓舞,确定的学校今后一段时期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战略目标催人奋进,任务措施具体有力。
报告是学校党委今后一段时期团结和带领全校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而奋斗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完整准确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是我校当前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我们认为,报告有五大亮点值得特别关注。
亮点之一:
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高度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目标
报告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稳规模、抓内涵、重质量、增效益、促发展”的办学方针,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为重点,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全面建设“活力校园、法治校园、科技校园、幸福校园”,通过5至8年的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医学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六十余年来,不仅有缔造、跋涉之艰辛,更有升格、发展之坎坷。创业惟艰,守业发展更不易。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是全体医专人的执著追求,她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伴随着全体医专人心灵的律动,催促着医专人奋勇前行的步伐。首次党代会的召开,对学校建设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亮点之二:
“稳规模、抓内涵、重质量、增效益、促发展”——全面创新的办学方针
我国高等教育已走上了由数量扩张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质量意识、转变发展方式,既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体现,更是高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要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就必须紧抓质量这条生命线。目前,我校正处于由外延发展向全面提高内涵的办学转型期,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解决好高层次师资的培养和引进问题。全面提高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
如果说,育人是前提、质量是关键,那么,人才就是根本。它是制约当前我校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质量生命线,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亮点之三: “两年打基础”、“五年求突破”、“十年上台阶”——切实可行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报告指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这一奋斗目标,我们设想分三步走:
第一步,两年打基础。到2015年,完成省级文明高校创建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形成以教学为主体,以医疗、科研及科技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完成第七栋学生公寓楼建设;附属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复评验收,医院业务收入突破9000万元;建成附属口腔医院。
第二步,五年求突破。到2020年,建立起运转高效的现代大学制度,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一体两翼”发展成效显著;附属医院跨入“三级”医院行列,业务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附属口腔医院业务收入突破1500万元;优势品牌专业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和主要办学指标符合本科院校办学要求。
第三步,十年上台阶。到2025年,学校按本科院校办学体制,确保“一体两翼”全面发展;附属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业务收入达到2.5亿元;附属口腔医院业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为突出。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表现为阶段性和不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统一过程。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和扩张,就不会有质的变化与飞跃;不经阶段的努力,就没有整体的收获与成功。“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校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反映,是我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把学校建设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充分认清学校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要求,及时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弘扬“明德弘医、博学致远”的校训精神,努力开拓学校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亮点之四:“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迈向现代大学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报告指出,“全面贯彻依法治校理念。以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为重点,严格执行“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高校管理体制,增强依法治校、照章办事的意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机制,推行阳光行政,提高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
高等教育发展史和现实表明,教授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学校科学发展、民主管理的中坚力量。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学校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注重服务、讲究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学校现代大学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现方式,更加有效地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教师在学校治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人员的分类管理,保障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投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体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大力营造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通人和,惠风和畅的校园民主政治氛围,从而形成全体师生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整体合力。
亮点之五: “坚持与俱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坚强保证
报告指出,“要实现大会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好“六大”工程,落实在人,关键在党。办好学校的事情,保证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院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思想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并在广大师生中实现普遍认同,把学校的发展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让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个人的工作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切实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坚强集体和中坚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作风建设,坚决整治 “四风”问题,切实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使党风廉政建设既能解决思想问题又能推动日常实际工作。(党政办公室)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