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
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如果食品储存、清洗、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和消化道传染病。夏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经肠道传染的肝炎(甲肝和戊肝)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菌(病毒)感染者。病菌(病毒)随病人或带菌(带病毒)者粪便排出,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水源或借苍蝇等方式传播。夏季气温高,细菌易繁殖,人群吃进了被细菌(病毒)感染的食物均可发病。
2007年,国家卫生部通过疾控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消化道传染报告596起,涉及8063人,死亡196人。通过分析,专家认为,农村、集镇、饮食摊点是造成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无证摊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生物性食物受到细菌污染或因储存不当极易腐败霉变。路边无证摊点,加工制作粗糙,清洗不干净中毒源,未加工成熟的四季豆、扁豆、菜豆等都会引发食物中毒和消化道传染病。
为有效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食品卫生意识,防止“病从口入”。食物必须保持新鲜、干净;鱼、肉、蛋类等品在食用前必须蒸熟煮透,千万不要生食近海甲壳类和贝类产品;生、熟食品在存放和加工时必须分开;凉拌菜要洗干净,并用开水烫后,加醋、姜、蒜拌匀才能食用。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剩饭菜不宜放室温过久,再吃时应充分加热。
二、提倡尽量在食堂就餐。食堂有严格的食品卫生加工管理、监控体系,进货渠道规范,狠抓制度落实,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严把原料关、储存关、加工关和销售关,杜绝事故隐患。
三、不吃路边摊点食物。路边摊点食物没有水源,经常是一桶水洗一天有的甚至不洗,旁边垃圾成堆、蚊蝇成群,卫生状况极差,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培养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国人饮食习惯,定时就餐,切忌饱饥不均,暴饮暴食。
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餐具分开使用,聚餐时使用公用餐具,分而食之,水果等彻底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六、不食用不明生物或植物,以防食物中毒。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