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首页>医专要闻>详细内容

医专要闻

群英荟萃 星光灿烂——“崛起中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9 16:02:02 浏览次数: 【字体:

“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医疗队伍,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四年来,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坚持“人才兴院”这个核心理念,加强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涌现了一大批医疗技术精湛的名医,一大批护理服务优质的优秀护士。
群英荟萃,星光灿烂,今天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正在书写着团队制胜的绚丽篇章。

名医辈出,妙手秉仁心
43岁的王女士意外摔伤致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不能动弹。创伤外科会诊后,决定对她实行经皮穿刺腰椎外固定支架术。这是一种无须开刀,只在椎体内置入人工骨,再在体外使用支架固定的新技术,具有创伤最小、愈合干扰最小、康复最快的优点,在全市率先开展。主持这一手术的创伤外科主任医师谢社志是全市的权威。他说:“这种手术虽然不开刀,但技术难度大,穿刺的部位稍有偏移,就会伤害到神经,引起并发症,手术风险极大。”
“医道非精,不足以生人。一家医院的最高医疗水平,往往由医院的高级技术人才决定。”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管理层深知这一道理。成立伊始,医院就坚定不移地走建名科、树名人、兴名院的“三名”战略,努力营造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确保各类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像谢社志这样能称作医界权威的,医专附属医院还有不少,院长助理、五官科主任卢毅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桃江县一名符姓患者,确诊为牙龈癌。卢毅带领科室医务人员会诊,为其做了下颌骨部分切除、淋巴清扫、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手术。术后3年多,患者并无异样,面部神经、牙龈恢复相当好。这一手术的开展是卢毅在医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008年以来,他治疗口腔癌患者40多例,术后随诊效果都相当好。
在卢毅的带领下,颌骨巨大肿瘤切除、髂骨移植、颊癌切除、前额皮瓣移植及颈阔肌皮瓣移植修复缺损等新技术相继应用告捷;在全市率先开展并推广运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加阿霉素药的注射技术,开辟了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新途径;舌部多发性肿瘤切除采用带血管蒂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缺损技术为全市首例,达到省级先进水平,标志着全市口腔颌面显微外科技术跃上一个新台阶……近四年,卢毅带头攻关,在五官科应用了10余项临床新技术。敢碰硬、敢攻关,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口碑,美名远播,将五官科建成了“市级重点学科”。2010年,卢毅也被评为益阳市“十大杰出青年”。
显微手足外科主任康健勇带领的团队,也是这样的明星团队。2010年下半年,一位姓陈的市民右手腕完全被砍断,进医院时已失血性休克。康健勇带领他的团队经过5小时手术,帮陈某接好了手腕。现在,陈某的手腕感觉功能已完全恢复。这是我市第一例手腕刀砍离断伤再植术。康健勇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实现了手足外科的一次高峰攀登。这几年,凭借高超医术,显微手足外科还实现了我市显微手术的多项第一,如第一例拇指再造术、第一例食指拇化术和第一例前臂毁损伤再植术等。近四年,由18人组成的显微手足外科,共完成手术2500余例,成功率98%,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优质护理,情暖病患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话虽然并不一定很准确,却反映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优秀护士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打针、换药,更要用高超的护理技能、广博的护理知识去安抚和护理病人,用真挚的爱心去关爱病人、化解病人的无助,用真心和爱心托起病人生命的希望……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培养出了一批这样的优秀护士。
一名40多岁的男子车伤入院,因颈椎受损骨折及脱臼致高位截瘫,锁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但意识清醒。这名男子很难接受现实,一直躁动不安,常常对人破口大骂,甚至有轻生念头,抵制护士为他擦身、喂药,照顾她的护士都被他骂得够呛,受尽委屈。五病室护士长王伶不气不恼,坚持带领护士们常和他说说话,鼓励他,安抚他,尽量不让他因为心情影响治疗。终于,这名男子的情绪逐渐稳定了。
“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100%努力。”护理部主任廖迎九说,护士的任务不仅是照顾好病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她们的服务使病人尽快康复。为病人梳头、洗脚、按摩,给病人端茶、倒水、送饭,与病人聊天、谈心、说笑……这样温馨的场景,在益阳医专附属医院随处可见,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早已深入病房。
去年6月底,包先生车伤住院,进院时呼吸困难,多处肋骨骨折。住院期间,四病室护士长黄细纯带领科室员工专心照顾,帮他擦身体、洗脸、洗脚、按摩。上呼吸机时,还耐心地拿写字板与他聊天、谈心……8月底,包先生出院前,送来了印有“医德高尚,妙手回春”八个大字的锦旗。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益阳医专附属医院200多名护士,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把病人当朋友、当亲人,用最好的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团队制胜,实力铸品牌
“专家好、技术好、疗效好是益阳医专附属医院争做‘百姓满意医院’的三大法宝。”这是益阳医专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周志宏的实践体会。
2006年,周志宏从湘雅医学院博士毕业。当时,国内多家大医院向他敞开了大门。但是,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放弃高薪诚邀,毅然回到益阳,成为益阳市卫生系统引进的第一个医学博士。他坚持关注国内外医学动态,钻研最新医学成果,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习班,逐步精通了骨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及时跟踪本专业国内外已开展应用的疾病诊疗理论和技术,并能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几年下来,周志宏引进和创新应用了一批专科高新技术,每年主刀或指导下级医生手术超过200台,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0余篇,还参编专著一部,参译专著一部,主持省卫生厅继续教育项目一项,主持省卫生厅和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各一项。
近几年,益阳医专附属医院通过引进、培养,人才梯队渐趋合理,形成了一支以周志宏为首的,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优秀医疗团队。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人才逐步成熟,医院也加大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为他们的成长开通“快车道”,让一些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成为学科带头人,或及时提拔担任科室负责人。目前,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已经发展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国家综合性二甲医院,拥有主任医师(教授)9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6名,博士2名,研究生18名,本科生82名。
依托优秀的团队,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成功开展了超常规的手术,将很多危症病人从死亡边缘“抢”了回来。在急诊科,一位心跳骤停28分钟的病人复苏成功,一位极重度农药中毒,自主呼吸停止240多小时的病人,抢救成功;在心内科,一位心跳停止29分钟的病人成功复苏,一位因扩张性心肌病至先后5次呼吸停止的病人,成功抢救……这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堪称范例,被湘雅医院的专家称为奇迹。(此文已载11月7日《益阳日报》)

群英荟萃 星光灿烂——“崛起中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系列报道之五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