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首页>医专要闻>详细内容

医专要闻

人才兴院 团队制胜——“崛起中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9 16:02:01 浏览次数: 【字体:

保持着年均60%的业务量增速,已拥有5个市级重点学科,获评全市“百姓满意医院”……在我市的医疗机构中,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堪称后起之秀。
是什么因素让医院美名远播,引得全市及周边地区的患者慕名而来,医院突飞猛进的动力何在?“人才兴院,团队制胜,是最根本的一条。”益阳医专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周志宏介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速赶超,一个重要抓手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名”战略——建名科、树名人、创名院,大量引进、培育和重用高素质人才,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格局。
筑巢引凤育名医
“目前,附属医院还处于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作为高校附属医院,肩负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项功能,一定要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周志宏说。
思路决定出路。如何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医院决策层首选的突破口,就是两个字:人才。“建名科、树名人、创名院”的“三名”战略,由此成为首要战略。
在“人才兴院”的理念指引下,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强化了人才引进与培养。他们出台人才引进办法,规定了人才引进的程序、条件、相关政策和待遇等;根据医院人才需求、专业设置、人才结构分布、使用情况,有规划、有目标地制定人才引进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原则,严格标准和程序招聘人才……全体员工深切感受到了医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了良性循环,吸引了更多的“凤凰”。2011年,医院就新引进人才4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2人,其他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3人。
医院坚持引人与育人相结合,通过育人工程进一步激发员工潜能。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将五病室、四病室、二病室、三病室设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抓好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不断改善护理服务;每月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学习,每年组织三基考核至少三次,提高了护理水平。去年5月,全市卫生系统“护理专业与人文、无偿献血知识”抢答赛,医专附属医院代表队勇夺第一名,展示了护理队伍的优良素质。在全市“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评比中,五病室获评全市“优质护理先进病室”,王伶获评全市“优质护理先进个人”。
这样的素质提升活动,在医院的各个层面都在进行着。每年,医院都会选送业务骨干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深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习班,提升专业水平。医院大力实施“名医工程”,每年开展 “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五佳行政效能标兵”“共产党员模范岗”和“优秀岗位”等评选活动,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工作能力。今年,周志宏成为我市获得第十四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的唯一一人,并被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五官科获评全市青年文明号;医务科科长周锋波获评益阳市青年岗位能手。
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坚实环境引人、机制留人、培训育人,医专附属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主任医师(教授)9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6名,博士5名,研究生18名,本科生82名;特色专科建设成绩显著,5个科室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
团队冲锋勇攀登
“引进一个人才,发展一个专业,带动一个学科。”这是益阳医专附属医院人才兴院的核心思路。“引进领军人才之后,更重要的是加强团队建设,在团队合作中放大人才的作用。”周志宏说。
近几年,医专附属医院十分强调团队冲锋、攻坚克难。医院千方百计要为领军人才搭建业务平台,在政策上扶持、待遇上倾斜,充分发挥其在团队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名医辐射效应,形成领军人才与相关团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机制。
2010年,一名82岁的娭毑患有白内障,从市内一医院转至医专附属医院。“老年白内障手术的禁忌症是慢性泪囊炎,有脓液,要进行面部大手术危险性大,医院基于保守起见一般不予治疗。”为突破这个难题,院长助理、五官科主任卢毅带领五官科的医务人员集体研究攻关,采用新方法,打通肉道、消除炎症、洗清脓液,采用激光泪道式成形术治疗,突破了传统的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引进激光治疗技术,将手术适应症扩展到80岁以上老年人,为广大老年患者减轻了痛苦。
于医院而言,团队攻坚,似乎只是业务工作,可对于患者而言,却常常生死攸关。一男子重度农药中毒,被送进医专附属医院,昏迷了整整一个星期,自主呼吸停止14天,最后竟奇迹般地苏醒了!“当时眼睛与大脑的反映还在,证明大脑没有死亡,还有一线希望。”抢救过程中,病人肺部并发霉菌感染,医生想尽办法,可所有药物都无法消除霉菌。如何抓住这一线希望,擅长中西结合治疗的急诊科主任胡能为另辟蹊径,改用中药治疗,5天后,肺部霉菌消失,将这位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病人“抢”回来。一个月后,病人健康出院。
近年,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医专附属医院形成了领军人才牵头的若干科研团队,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医术水平。如今,口腔颌面外科、脊柱外科、妇产科、麻醉科、胃肠外科成功申报了市级重点学科,成为全市独占鳌头的品牌学科;脊柱外科的臭氧、射频、溶解等治疗全市领先,微创技术逐渐向纵深发展;口腔中心承担的儿童窝沟封闭治疗项目技术全国领先;显微手足外科累计完成手术2500余例,其中有全市第一例拇指再造术、第一例食指拇化术和第一例前臂毁损伤再植术……
“三培三带”向未来
如何让“人才兴院,团队制胜”的实践,有持续提升的载体,医专附属医院的决策者在不断思索。去年开始,他们找到了这个新的载体——“三培三带”活动。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院党支部在全院党员中开展了轰轰烈烈地“三培三带”活动——“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技术骨干培养成中坚力量”;“党员带头提高认识、带头苦练本领、带头争先创优”。
围绕这一主题,医院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启动了“学习型团队”建设活动,坚持每人每年读一本专著,订阅一种专业期刊,每季度人均参加一次院内学习讲座,各学习团队月均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科室落实好每周一题学习活动,形成了“人人比工作质量,人人比优质服务,人人比医疗安全,人人比工作贡献”的良好氛围。通过扎实开展 “六比六看六提高”活动,比学习,比工作,比服务,比团结,比说法,比形象,按时客观真实评选出全院月度优秀岗位、季度共产党员模范岗位,形成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旗帜在前大家跟”的良好态势,在全院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廉洁行医,从我做起”的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了,“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陈出新,今天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正以“三培三带”为核心,聚合着团队制胜的强大“精、气、神”,昂首阔步向未来。 (此文载11月1日《益阳日报》)

人才兴院 团队制胜——“崛起中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系列报道之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