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出提质升级的最强音——“崛起中的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系列报道之二

● 医院大门气势恢宏
“这里有整洁宁静的住院环境,先进尖端的医疗设施,细致体贴的管理服务……在这里就医,让人倍感信心和温馨。”在益阳医专附属医院采访,不少患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强基方能固本。我们不断推进医院的提质升级工程,应该说已有明显成效。”益阳医专副校长、医专附属医院院长周志宏博士如是说。近年,医专附属医院的决策者站在长足、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将医院的诊疗水平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赢得了百姓的满意和信任。
强基固本,环境建设谋跨越
走进益阳医专附属医院,绿树花卉散发怡人的清香,挂号、候诊大厅宽敞明亮;舒适的坐椅、大屏幕的彩电,还有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微笑,都让病人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医院环境好,病也好得快。”这是周志宏的一个观点。基于此,他提出:“医院环境美化,受益的不仅仅是患者,也是医院全体职工,更是医院长足发展的必然所需,必须作为重中之重来狠抓落实。”
从病室的空气保鲜到楼道的清洁保持,从绿化建设到室外疗养设施建设,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可谓下足了功夫,四年来,医院为更好的服务全市百姓,守护人民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可谓马不停蹄——
2008年3月,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新大楼落成在银城大道边,这个全市唯一的一所高校医院在这块几乎荒野的土地上扎根,填补了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医疗空白。特别是医院紧挨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能让一些急症患者用最快速度就诊,在分秒必争中挽救性命。
2012年7月,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又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近18000平方米的第二住院大楼投入运行。医院新开了6个临床病室、6个护理单元,增设300个床位,大大提升了医院整体实力,为大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走进新住院大楼,灿烂的阳光从窗户照进病房,独立的卫生间有24小时热水供应,中心负压、中心供氧、液晶电视一应俱全……处处人性化设计,体现了医专附属医院为了“患者满意”的宗旨。“让我最满意的是病房里的独立卫生间,以前要提个吊水瓶子一晃一晃找厕所,现在不用出门,方便多了。”李大爷有感而发。
全新的病房、全新的设施、全新的服务,让病友们从新旧对比中感受附属医院环境优化的巨变。一位姓李的市民开玩笑说:“我的小孩是在医专附属医院生的,当时住在旧楼,但如今看了新楼的装备,相比过去要高了几个档次,这么好的环境,得再生一胎到这边住一次才值呀!”
目前,医院已经发展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国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万方米,拥有12个临床专业科室、12个护理单元,开设病床600余张。
● 新住院大楼
设备更新,医技水平再升级
手握金刚钻,好揽瓷器活。基础设施是医院加快发展的基础,先进设备是诊治水平提高的利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将引进医疗硬件设备作为医院突破发展的另一引擎。
“医疗设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近几年,医院领导班子始终围绕“患者满意”这一中心,以硬件建设和环境优化为突破口,狠抓对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新设备购置工作。
最近四年,医院花巨资引进美国GE-1.5T核磁共振、飞利浦16层螺旋CT、西门子X光数字减影系统(DR)、美国GE-730Pro四维彩超、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电子胃镜、等离子前列腺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多种高精尖仪器设备,使医疗诊断设备水平跻身全市医院最前沿。
新住院大楼建成后,设备投入规模再扩大。2011年,医院投入116万元新购置了新住院大楼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传呼系统、血气分析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胎儿监护仪、显微镜、牙科综合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等一系列诊疗设备,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家住高新区朝阳街道的唐大妈对此深有感触:“我头痛很多年了,去了很多医院检查都没能查出病因,有两三个月时间痛得特别厉害,经人介绍就到医专附属医院检查,碰巧那时候他们刚引进了美国的一个先进的核磁共振系统,不出20分钟就检查出了病因。”
凭借尖端的医疗设备,全体医务人员大胆创新,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得突破,成功应用。创伤外科开展了“伽马钉治疗股骨转子间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和截骨矫形治疗拇外翻畸形” 两项新技术;泌尿外科经皮肾镜手术已跃入全市先进行列,成功开展了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手术;放射科充分利用16排螺旋CT的优势,开展了四维重建,冠脉造影等新技术……
84岁的谭爹有冠心病、高血压,心率不正常,10多年来排尿不畅。因年事已高,他辗转多个大医院,都不敢为他做手术,只能一直携带导尿管生活。今年8月份,谭爹连续一周无法排尿,便来到了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医院十分重视,组织泌尿、麻醉、医务科等多名专家集中会诊,确诊为老年性重度前列腺增生症,决定对其实施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3个小时的手术十分成功,为老人家解除了多年的痛苦和困扰。
强化管理,患者就诊更舒心
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全体人员深知,有实力才有真满意。“只有占领技术学术的‘制高点’,走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医疗技术最前列,才能推动医院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周志宏认为,建设现代化医院,仅靠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优美的环境远远不够,还得不断加强队伍管理,让尖端的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作用,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就医环境,让他们便捷看病、舒心住院。
智能排队叫号,优化了就诊流程,避免了患者集中挂号,节约了就诊时间;建立专家预约会诊制度,提高门诊诊断治疗质量;信息化扩展到床头,医生可通过电脑随时进行床旁生命体征的测量及数据传输,了解病人身体的变化情况,方便实时处置,提升服务能力……点点滴滴,无不体现了医专附属医院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服务水平再提质。2011年起,医院对10个专业13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务科、质控科及护理部每月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反馈,促进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今年初,医院就制订了2012年度“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围绕医院医疗、教学两大主要任务开展工作,将医疗任务指标分解下达各科室,教学任务下达到各教研室,分别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确保医疗、教学质量双提升。同时,医院对引进医务人员,组织规范有序的岗前培训,强抓“三基三严”工作,切实加强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评,有力地促进了诊断水平的提高。
通过严抓严管,在“用好人”这方面下足功夫,如今,新购置的设备使医疗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有了切实提高,强大的医疗团队与先进的医疗设备之间实现了完美融合,使医院锦上添花。
四年的提质升级,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年均业务量增速在60%;今年上半年,医院业务收入达到2400万元,同比增长42%;收治住院病人5312人次,同比增长61%;日门急诊病人显著上升,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四年的辛勤耕耘,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2009年,经省编委批准,医院加挂为益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被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冠名为协作医院;2010年,获得我市首届“十佳百姓满意医院”荣誉。 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已把医专附属医院纳入全市第二家“三级医院”建设的计划。
●美国GE1.5T核磁共振是全市领先的诊疗设备
(此文载10月30日《益阳日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