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应重点防控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健康提示,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临床表现: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三天;以发热最常见,其次为呼吸道表现: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咽痛、肌肉痛等。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目前帮助人们有效预防新冠感染的一种措施。新冠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新冠感染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因此,在非禁忌症的情况下,个人一定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
2、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建议随身携带口罩,在进入空间密闭、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教室、寝室等场所每天开窗2次以上,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及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确认阳性的,进行居家自我照护或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症状为急起高热、肌肉酸痛、显著乏力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眼睛、鼻腔、口腔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3、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5、出现流感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三、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感染后表现为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皮疹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少见。
健康提示: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开窗通风。
3、病人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或不少于发病后14天。
4、加强环境卫生消毒。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物品和用具采用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四、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能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空气飞沫传播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健康提示:
1、早期发现传染病,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性。
2、接种卡介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
4、教室、寝室等场所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关充足。
5、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
6、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诺如病毒等感染性腹泻
冬春季是诺如病毒等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除此可经食物和水传播。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
3、使用直饮水机进行清洁、维护。(资料提供: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学生保健科;审核:刘静远 莫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