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课程建设>详细内容

课程建设

归档时间:2023/5/25 15:18:34

课程特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1 19:28:4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教材的选用

 本课程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大学英语》。该书有四册我们用了一,二册,每个单元包含“交际技能”、“课文学习”“写作训练”和“综合练习”等五部分,这五部分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围绕该中心层层展开,环环紧扣,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打破先教课文后进行语言训练的传统模式;教材选材模式新颖别致,学以致用,可操作性强,从各个方面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为学生构建了全面实践所学知识的平台,真正体现了“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有利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为了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英语语言的习惯,使每个学生迅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从而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行业的从业要求。我们在以课堂教学为主干,以课前探讨预习和课后反思巩固为两翼的前提下,把英语基础知识与英语实践技能相结合在进行互动式和职业技能在其特定环境下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活动都遵循以下几点:

1创造一种轻松、和谐、互补的教学环境,在真实模拟运用英语的情景和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2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和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唤起和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意识,整个课堂应该保持一种轻松、热烈的氛围,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3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以达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和“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教学要求。

4培养具有英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教学手段创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认知方式的创新,通过互动、探究,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教学更切合实际,即体现基础性,又体现时代性和选择性。

5要善于将问题、虚拟的情景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各种途径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6注重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上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发现式、研究学习。

通过导入、学习与思考、实践活动、活动评价、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关系。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地参与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活动,彻底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模拟情景和外交活动,做好课堂活动的组织工作,让高职英语课堂成为岗前培训与实习的基地,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互动、探究,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创新学生认知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课堂互动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第二课堂活跃

为强化第一课堂教学的内容,使之延伸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专门的外语教师负责组织筹划,并引导学生在英语协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协助完成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

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如:英语角;英语电影周;中外专家讲座;中外学生交流;英语卡拉OK比赛;汇报演出以及各种层次的英语听力、阅读、写作、演讲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向学生提供了英语交流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上,三位同学获得了   奖,充分说明活动开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培养英语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基础上,在课外,我们还通过组织考证培训班强化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以相关考试为指导 医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扩展,将职业教育与护理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岗位资格证,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掌握本专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提供基础保证。

四、本课程的创新点:

1. 按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实现了师资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证了大学英语教学达到设定的目标。根据医学专业特色,对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运用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2. 针对英语过级考试,医学英语证书考试以及英语兴趣培养,举办自愿报名形式的英语辅导课程,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考试通过率和英语学习兴趣。

3. 第二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语、听力的机会;“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卡拉OK赛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互动交流学习正是综合利用这些学习环境要素的有效形式,通过互动、探究,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认知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各种途径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作为基本教学形式,运用多向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动交流教学活动的功能,让高职英语课堂成为岗前培训与实习的基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来促进教与学的质量的提高以实现学生认知方式的创新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练法、讨论法。上课学生人数在六十人左右。

讲授法能够高效地传递信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现代大学英语教程》中的课文部分、医学词汇学、护理文化、医学实用写作等内容,基本上采用讲授法完成。

演练法能模拟实际场景,进行口语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和礼仪,巩固所学知识。演练法主要用在《现代大学英语教程》中的听力与会话、医护口语等部分。

讨论法对学生的要求最高。学生需要在接受大量的输入后,主动地输出知识。因此,讨论法非常有利于学生把所掌握的被动知识转变为主动知识。从语言的习得与认知上讲,就是知识从学习者的短期记忆(或者说是工作记忆)转移至长期记忆的一个过程。因此,讨论法主要用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当学生的英语输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在上课前几天,布置一些国际主流医学杂志上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就其感兴趣的内容用英文进行论述和讨论。同时,讨论法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医护知识,具有医学英语专业知识,才能看懂医学类专业文章,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就此,建议公共课部英语教研组与护理系、基础医学部等系部合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由各系部根据专业进行取舍。学校应在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培训。

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现—个生动、形象的知识系统。但针对大专学生,我们并不要求其掌握太高深广博的知识体系,而主要以引发学习欲望、激活认知图式、培养实用技能为主。

教学光盘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工具。在学生的听力、朗读练习上起了重要作用。播放光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听力会话练习中的惯用语,以及课文朗读中断句、停顿的地方,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意识,使他们在口语交际上能规范、有效。同时,教师有选择性地播放国外以医院、医生、护士、病人为场景的影视作品,如美国《急诊室的故事》等,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医护文化、风俗习惯、社会风貌、价值观等。

作业的布置上,在第一个学期,以练习册为主。其题型基本涵盖了大学英语三级的各个题型。同时,还可以针对班级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布置写作练习。也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自行准备课堂会话的素材。

考试以笔试为主,但对学习过医护口语的班级,可适当引入口试。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