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益阳卫生学校,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口腔健康教育基地、湖南省防治血吸虫病培训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人才培养合作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最美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乡村医生优秀培养学校、湖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人,教职员工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49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库专家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0人,国内访问学者13人,益阳市首届周谷城教育奖得者1人,益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益阳市道德模范1人。
学校秉持“明德弘医,博学致远”的校训精神,坚持“以服务益阳和环洞庭湖地区为重点,面向湖南,辐射全国,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突出“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活力校园、法治校园、科技校园、幸福校园”建设,全力打造“国内特色、湖南一流”医学高等院校。
(二)机构设置
学校内设11个党群行政机构,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工会、计划财务处、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纪检监察审计室科研处、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后勤处,7个教学系部,分别为: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基础医学部、检验系、公共课部;3个教辅机构,分别为图书馆、继续教育部、科研处。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眼视光技术、健康管理等12个专业,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万余人。
学校建有1所直属综合型附属医院和1所附属口腔医院,床位800张。拥有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和80余家校外实践基地。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度学校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共计10720.6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109.65万元,项目支出2611万元。
基本支出8109.6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050.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227.6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50.58万元。
项目支出2611万元,主要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验室更新改造、专用设备购置、学校综教楼工程款等。
2020年度学校“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为1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为18万元,国内公务接待289批次,接待2256人。接待支出主要用于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学校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2.82万,主要用于抗疫专项价格临时补贴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学校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学校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0年根据学校年初工作规划和重点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履行职责,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同时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情况得到了提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一)经济性评价方面
1、预算执行方面:除专项预算的追加和政策性工资绩效预算的追加外,支出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以内;转移支付在收到专项资金时及时进行了拨付,不存在截留或滞留专项资金情况;三公经费总额和财政拨款支出三公经费总体控制较好。
2、资产管理方面: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对全校资产进行了详细的盘点,设置了各处室系部资产管理员,做好了资产台账,实现了实物资产的“一物一卡一条码”,总体执行较好。
(二)效率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
1、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方面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强化疫情防控条件保障,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严格校园管理;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强化网络舆情监管,引导师生理性对待疫情信息;在防控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有效保障了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学校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帮助跳石村133户3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现行标准下全部稳定脱贫。在纪念办学70周年活动中,学校用40天筹备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纪念活动,实现了回顾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就、加强校友联谊、振奋师生精神、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教育教学改革方面 深化“三教”改革,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等3大专业群建设,全面修订1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且通过省厅合格验收,药学、护理专业获2020年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检查优秀等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范“1+1+1”教学点教学管理,与中国健康传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开展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荣聘谭蔚泓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特聘教授;1 人获评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 人获评市心理学学术学科带头人,1人获评银城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录用新进人员31人,选送37名教师参加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5人参加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级培训项目。组织2020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4人聘为正高,14人聘为副高。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加第二届湖南省医学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及最具投资价值奖。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获评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培育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4、人才培养方面。2020年,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统招录取分数线较2019年提高50分。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中斩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组织1030名学生参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达90%以上,其中母婴护理证书通过率达100%。承办市技能大赛育婴员实操技能竞赛并包揽一二三等奖。大专毕业生护考通过率达到98.17%,创历史新高。459名毕业生对口“专升本”,整体录取率连续六年全省第一。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0%,省教育厅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考核评定为“良好”。
5、医疗卫生事业方面。附属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复评,全年完成业务收入1.2亿元。健康管理中心投入运营。获评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优秀培训基地、市紧急救援工作先进单位。附属口腔医院全年接待门诊5.8万人次,完成业绩3900万元,比去年增长20%。医院专业科室建设成效明显。国家项目“窝沟封闭”通过省牙防办督导,圆满完成2019-2020年度窝沟封闭项目任务。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预算的执行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校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现代管理理念、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成本管理意识。财务管理人员仅停留在繁琐的记账、报账等事务性工作上,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3、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外界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和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我校整体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拟实施的改进措施如下:
1、进一步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尽量减少预算执行调整、结转和结余注销的情形。
2、对财政资金下达时间滞后的项目,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尽早取得资金的拨付,保障项目资金的投入进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注重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营造在职培训的机会、加强财务人员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建立梯级人才培养新机制,对财务管理人员按现阶段的能力情况进行分级培养,实现多层次的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4、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规范经济运行机制。从学校领导到各教职员工都应对内部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是增强资金绩效观念,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学校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了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以评促管效能。
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安排部门整体支出资金的重要依据,为下一年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一)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了解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支出规模是否适当,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对绩效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督促调整工作计划、绩效目标,加强项目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依法处理,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将在学校官网上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