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与思考
主讲:胡友权校长
2004年8月26日中发[2004]16号文件,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原则与任务,作法与要求,方向与目
标,共分九节30条。下面,根据我校实际,我从三个方面同大家一起解读和探讨。
一.原则与任务
六个原则、四项任务
(一) 原则:六个基本原则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二) 任务:四项主要任务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道德教育;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作法与要求
10条作法与要求
(一) 建立健全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文件第20条要求: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学校党政干部和
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共青团干部的作用
学生会干部的作用
班级党小组的作用
(二) 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文件第23条要求:广大教职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合格教师的最基本条件。
主体: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爱生如子、学识渊博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学记
教者必以正——孟子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孔子
正人先正己——孔子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强强人——胡德海
教师应抱有一种热忱,皆视教育为应尽之义务。——梁启超
(三) 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文件第15条强调,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教书——手段、方法、传授知识
育人——目的、成人、成才
如果一个人要是道德败坏,他的本事越大,那对社会的危害性可能越大。
中国传统-灌输式&西方教育-启发式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
(四) 树立新时期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认识学生的观点和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教师认识学生和评价学生的思想方法,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
育主张在对学生认识、态度和方式上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观念法制水准的学生观;
一般水准的学生观;
具体的学生观。
(五)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相互尊重、民主平等、互相促进、情感交流的平台,文件中多
处强调了这一概念。
师道尊严——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
讲解人——交谈者、倾听者;
传授者——协助者、促进者、启发者;
独奏者——伴奏者;
霸权地位——情感交流沟通、朋友关系。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其
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形成爱生尊师、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六) 对问题学生的人性化处理
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否具备最基本爱心的最基本准则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