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教育视点>详细内容

教育视点

2名高二数学才女捧丘成桐银奖 创台风预测新模型

 2名高二数学才女捧丘成桐银奖 创台风预测新模型
www.hnedu.cn  发表时间: 时间标签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 点击: 点击数

  ●执信中学两个高二女生,用一年时间,创建南海台风风力的数学模型,用来预测某地台风风速。

  ●输入某地的经纬度,再查出台风中心的气压、经纬度、风速,就可以算出36小时内这个地点的风速。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康说,两人的研究题目在广东这样的台风多发地区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万宇欣(左)、胡倩韵手捧获奖证书。 记者陈安 摄

  本报讯(记者伍仞)只要输入某一具体地点的经纬度,再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台风数据,就能够估算出36小时内当地强台风的风速——执信中学两个高二小姑娘,根据历史气象数据,用一年时间创建了中国南海台风风力的数学模型,一条方程式就能预测出某地点的台风风速。因为课题实用价值大、英语答辩从容流畅获得2011年丘成桐中学应用数学奖银奖第一名(金奖空缺),是本届“丘奖”应用数学奖的最高奖,也是本次中国南部赛区的最好成绩。

  建模型预测台风风速

  平均误差2.7米/秒

  万宇欣和胡倩韵是执信中学的高二女生。“我们都不喜欢死背书,喜欢想着怎么把知识应用起来。”胡倩韵说。万宇欣坦言,自己“文科无能”,背书能力差,“从小就立志读理科,上4小时数学课,觉得很快过,要是上4小时英语课就觉得很痛苦”。

  “我家住在气象局大院,经常都会听到台风的消息。有一次,我听到有人在刮台风时抢救庄稼,结果被雷击倒了,觉得很难过。”万宇欣说,“我们能不能做一些研究来帮到他们,减少台风的危害呢?” 于是,在科研人员的父亲以及老师刘诗顺的帮助下,她发现,现在天气预报能预测到某个城市的风力,但是却不能精确到某个具体的地点,而且多数仅是对市区内的风力预报,而台风影响大的往往是郊区、沿海一带。

  两位女生搜集了历年台风时各地的历史数据,试图把台风的运动方式、轨迹、速度的规律,总归在一条方程中。经过反复尝试,两人终于成功建立起一条方程式,输入某地的经纬度,再上中国天气台风网查出台风中心的气压、经纬度、风速,就可以算出36小时内这个地点的风速。经过测算,这一数学模型对于风速在50米/秒以上的强台风有效,平均误差为2.7米/秒。

  研究题目实用价值大

  英语答辩流畅获赞赏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2008年设立,分为纯数学奖和应用数学奖,是全球华人中学生参与的数学竞赛。“丘成桐应用数学奖,是考察探究未知答案的问题的能力。”评委会成员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吴康说。

  吴康说,万宇欣和胡倩韵选择研究的题目“一流的好”,在广东这样的台风多发地区有重大的实用价值。除此以外,两人在用英文答辩时,表现出从容流畅的大将风度,也让评委们大为赞赏。对于两人的课题,评委们的评语是:“核心成果成立,方法先进,有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可以看出两个学生充分了解课题,而且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两人在答辩环节惜败给一支海外华人中学生队伍,但在课题价值上排第一,被评为银奖第一名,也是本次丘成桐中学应用数学奖的最高奖。

  至于为何没有获得金奖,指导老师刘诗顺表示,因为有一个很复杂的因素两人没有考虑进方程。吴康解释,由于应用数学课题五花八门,难以统一评价,完成的数学模型没有100%的正确之说。

  研究成果将免费分享

  众名校青睐丘奖得主

  尽管答辩完毕后,就有保险精算公司希望约谈两位小姑娘,但指导老师刘诗顺透露,两名学生目前打算把这一数学模型制成软件,放在网站上供人免费下载使用,以达到自己当初选择这一课题的初衷——帮助对抗台风灾害。

  据了解,目前高考加分政策中,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并不是加分项目,但是在国内名牌高校自主招生中却非常“吃香”。据了解,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不少人被哈佛、麻省理工等外国名校录取。“3岁时的理想(大学)是哈佛,6岁时的理想是牛津。”万宇欣笑着说,“现在的理想就是香港的大学,国外的也挺感兴趣。”但在专业上,她已经有了主意,“应该会往科研的方向深入。”

责任编辑:唐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