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专要闻>详细内容

医专要闻

【七秩·芳华】面向未来 春暖花开
——在益阳医专办学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面向未来 春暖花开

——在益阳医专办学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党委书记  周奎

(2020年12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校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悠悠七秩风华,漫漫征程如歌。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益阳医专办学70周年纪念大会暨“健康中国·益阳”行动启动仪式,回顾70年来木铎金声、滋兰树慧的传承历程,展望守正出新、融合发展,全面推进高水平医学职业院校建设的美好前景。在此,我和柏炎校长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们要衷心感谢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感谢市委、市政府,是你们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为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

我们要衷心感谢兄弟单位、兄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是你们的关心和厚爱,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要衷心感谢为学校建设付出汗水智慧的老前辈,是你们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我们要衷心感谢为学校创新发展竭诚奉献、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衷心感谢大力支持母校发展、为学校带来无限荣光的校友;衷心感谢在校勤奋学习,努力编织人生梦想的同学们。因为有你们,我们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隆冬时节,寒意虽浓,回首70年的办学史,每一位医专人的心,却是滚烫炙热的。

我们心中,始终滚烫炙热的,是同频祖国、艰苦创业的激情。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医卫事业也是缺医少药状态。传染病肆虐,医疗设备简陋,医技水平低下,医卫人员短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难以保障……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1950年,在桃花仑上的信义医院里,湖南省卫生技术学校护士部诞生了。仅47名师生组建的简易学堂,点燃了守护人民健康的星星之火。接下来的近20年里,学校历经三次停办三次复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前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将青春和生命融入卫生健康事业,用心呵护,虽艰难维系,却始终激情。这份激情,今天,在新一代医专人心中,依然澎湃。

我们心中,始终滚烫炙热的,是同频时代、敢于争先的激情。1970年,历经第三次停办后,学校更名为益阳卫生学校,迁至桃花仑易家村。全校同仁凭着一股百折不饶的韧劲,再次破土开荒、立校兴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扎根于三湘大地的益阳卫校,走上了改革振兴、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创下全省护理专业统考五连冠的辉煌业绩,名振三湘;学校毕业生有力支撑了湘中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守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赢得了有口皆碑,赢得了八方赞誉。这份荣光,今天,在新一代医专人心中,依然振奋。

我们心中,始终滚烫炙热的,是同频未来、敢于蜕变的激情。进入新世纪,省市领导高瞻远瞩,发出了升专号令。全校同仁不恋繁华,敢于冲刺,决心乘势而上。在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羊舞岭上,500亩希望的土地,蜕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新校区,中间多少艰难,多少汗水,冷暖惟自知。但,敢于奋斗,终将带来希望。2007年,学校整体搬迁。同年,经教育部评估,学校升格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了几代益阳卫校人的夙愿。这种精神,今天,在新一代医专人心中,依然灿烂。

从培养护理专门人才的益阳护士学校,到名师才俊荟萃、专业优势突出的益阳地区卫生学校,再到成功升专,拥有在校学生逾万名的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70年后的今天回望,1950年点燃的那一束微光,经众人拾柴,绵延传递,已成燎原之势,照亮着我们继续前行的征程。

七十载倍道兼程、栉风沐雨,是益阳医专人不忘初心、勇担重任的执着坚守;七十载和衷共济、聚力同心,是益阳医专人教学相长、追求卓越的奋进篇章——

70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现在,我们已开设13个专业,构建3个专业群,护理专业成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入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培育项目;与6所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以及上百个实习实训基地携手育人,积极探索“1+1+1”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德国、以色列等国专家来校交流。2018年,学校涉日护理班开班,开创国际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以文化人,逐步构建起以天使湖畔文化、志愿服务文化、3+x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育人体系。近年,学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超过96%,全日制专升本录取率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临床医学专业“3+2”国家规培录取率连续七年排名全省同类高校第一。如今,益阳医专已凸显品牌效应,学校录取分数线一路攀升,逐步形成了招入优质生源、输送优秀人才的良性循环。

70年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科研能力不断攀升。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目前,学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逾50%,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等系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成立环洞庭湖血吸虫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武陵山中医药研究所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升专以来,学校立项课题近400项;编写各类教材300多部,其中主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近70部;发表各类论文1000多篇;获各类成果奖30多项,发明专利7项;累计完成省级教学研究与改革36项,省级教育体制改革2项。

70年来,学校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益阳医专附属医院学科齐全,已有6个学科成为市级重点学科,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助理全科医生优秀培训基地”。口腔医院引入国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成立国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办公室,是国家口腔健康教育基地。我们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健康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高校力量。

70年来,最值得我们骄傲和称道的,是耕耘不辍,换得杏林春暖、桃李慰心。学校共培养了6万多名合格的医卫人才,他们有的勤学笃行,刻苦钻研,成为行业翘楚;他们有的创新求变,勇于拼搏,成为药界精英;有的投身杏坛,传道授业,成为学科带头人;更多的他们,坚守在医疗卫生一线,守护在离患者最近的地方,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只因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我们欣喜地看到,“明德弘医,博学致远”的校训精神,融进了每一个医专人的心里,化作了团队冲锋、向阳奔跑的身影。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益阳医专,一种力量——一种与民族和时代共振的巨大力量,一直在传递。

正如1950年诞生时一样,70年后,在人民最需要的紧要关头,益阳医专人交出了合格答卷。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数以千计的益阳医专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今天到场的校友李勇,是新冠肺炎期间的益阳援鄂医疗队队长。2月11日,他率28名队员驰援黄冈,全面接管新冠肺炎重症病区。在湖北抗疫一个多月,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目标,顺利完成援鄂任务;校友陈进英,是南部战区某部队医院护士,除夕返益探亲,陪伴父母仅10多个小时,接到通知,立即启程归队,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校友孙喜元,1月24日抵达汉口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校友喻赛红,1月27日抵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校友高红,1月28日抵达汉口医院……这样的名字还有很多,很多。在读医学生的表现同样令人感动:在乡镇街道、在社区、在医院,他们充分利用所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投身抗疫……正是因为有这些出彩出色的益阳医专人,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潜心育人的信心与决心。

冬至将至,春归有期。展望未来,每一位益阳医专人的心里,是振奋,是期待,是信心满怀。

我们振奋和期待的是,我们有幸遇见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扎根三湘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职业教育利好政策,为职业教育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公共卫生人才的渴求,更加迫切;人民群众享受更全面、更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市场对大健康产业的崛起,更加期盼;社会各界、广大校友对学校发展的期望,更加关切。等等这些,都在时刻督促我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想清楚、回答好“医学职业教育往哪里去、怎么去、如何行稳致远”等问题。

我们满怀信心的是,我们有力同频新时代前进的鼓角足音。今年6月召开的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我们同频新时代的发展思路: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对标“职教20条”,坚持守正出新、融合发展,咬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治理体系改革和附属医院改革,持续推进“四个校园”建设,全面开启高水平医学职业院校建设新征程。

作为有幸者,我们珍惜;作为有力者,我们前行!如何珍惜,如何前行?我们已有自己的定力——

转型是必然的选择。面向未来,我们将着力推动学校发展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专业特色鲜明的医学职业教育转变;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医教协同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强专、创优、升本”的发展路径,加速职教转型步伐;坚持国家战略导向、行业发展导向、学生就业导向,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专业结构;深化医教协同、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流是不懈的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提质培优,高水平推进特色专业群建设,按省内优势、校级骨干两个层次,强化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培育,提升核心专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巩固发展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等优势专业,扩大品牌效应。全面完成新设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加强规划指导,强化专业特色。

育人是根本的任务。面向未来,我们立足于培养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要求,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革为重点,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素养、志愿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迈步新时代,迈向伟大复兴,我们的国家正焕发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青春活力,已呈现出前辈们当年最渴望的少年中国之模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所大学而言,70岁正是青春期,办学70年的益阳医专正年轻。因为年轻,我们拥有巨大潜能;因为年轻,我们拥有无限可能。同频新时代,投身复兴伟业,今天的益阳医专,自应有那中国少年般的追梦激情、追梦脚步。

我们相信,在建设高水平医学职业院校的征程中,只要我们切实将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求真务实、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使命,经得起实践检验、师生检验、历史检验的业绩;只要我们播种梦想,挥洒汗水,那么,困难将会成为锤炼,磨砺将会化作锋芒,成就更加强大的医专。

我们相信,青春的益阳医专,一定能够面向未来,春暖花开!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当下有为,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与阳光同行,去拥抱春暖花开的明天。 

谢谢大家!